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 >

安徽宿松:扶贫专班有“四老” 真帮实扶解民忧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1-21 点击:

“横山村共有居民1689户,贫困户293户,非贫困户1386户,其中‘六户三偏’有41户。”对于村里的情况,这个年近六旬、头发花白的胖老头儿如数家珍。

他叫石丙喜,安徽省宿松县长铺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2018年9月,根据宿松县教育局的安排,石丙喜与夏毕华、段金宝、杨良灿四人组成了驻长铺镇横山村的扶贫专班。非常巧合的是,他们四人都来自同一个镇上的四所中小学,都有着30多年的任教经历,都是中共党员,都是19世纪60年代出生,且四人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3岁。

初到横山村,村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们“四老”。班长夏毕华笑着说:“其实我们这个年纪也不算老吧?就算老,我们也是老骥伏枥、老当益壮。”大伙儿都笑了。村里扶贫专班来了“四老”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四老”一见如故,工作配合默契。每天早晨在家吃过早餐,他们都要到各自的学校处理一下学校事务,然后匆匆赶到横山村委会集中。先开个简短的碰头会,安排当天的工作;然后两人一组,在片区村干的带领下入户走访;中午,大家赶到村委会吃过简单的工作餐,又继续下午的工作;傍晚5:30,两队人马返回村委会,对全天的走访工作会商;6点多,四人才各自回家。晚上,被队友们戏称为“副班长”的石丙喜,还要将一天的排查走访情况整理、汇总、上报。

专班的工作主要是对该村所有农户实现走访排查全覆盖,及时发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做好扶贫政策宣传,疏导社会不良情绪,提升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虽然都是年逾五旬,在旁人看来年龄偏大,但他们充分发挥了年纪大的优势,遇事沉着冷静,处理问题合情合理,深受当地群众信任,出色地完成了前一阶段走访排查、政策宣传等工作。

酒铺组的余某国系贫困户,自己年老体弱,妻子早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余某国之子余某光认为家庭没有希望,破罐子破摔,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四老”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开导他;帮着他一起打扫室内外卫生,让他体验劳动的快乐。看着“四老”期盼的眼神,听着他们诚恳的话语,余某光终于被感动了,答应出去做工赚钱,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

如今,余某光在家附近的村办合作社做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何屋组的何某泽今年57岁,属非贫困户,原本衣食无忧,可今年7月却查出患有直肠癌,治疗花去了10多万元,家庭一时陷入困境。何某泽看到贫困户家庭能享受351、180等健康扶贫政策,能报销医药费,心里极不平衡,情绪激动地找到专班,说了很多过激的言论。

“四老”并不生气,给他倒了一杯茶,陪他坐下来谈心。在细致了解他的所有情况后,认定他符合享受“1578”政策的条件。“四老”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向他细细讲解“1578”政策。渐渐地,他脸上愤愤不平的表情消失了,语言也慢慢缓和起来。“四老”还与他的家人座谈,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眼前的困难。

现在,何某泽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治疗,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他逢人就说:“感谢扶贫专班的四位老教师!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工作中,‘四老’对待群众有爱心、有耐心,工作起来有经验、有方法,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村民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该村扶贫专干余林舟说。 

两个多月来,横山村扶贫专班的“四老”,风里来、雨里去,走遍了村子里的每一组、每一户,忠诚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将党和国家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为打赢宿松县脱贫摘帽攻坚战尽心尽力。(黎泽斌)



这篇有关于 安徽宿松:扶贫专班有“四老” 真帮实扶解民忧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