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 >

校本教研不能总是“老调重弹”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1-21 点击:

刘义富

在与兄弟学校的教学教研交流活动中,不时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来自一线教师的抱怨,“一轮轮的讲课、听课、评课的校本教研一点意思都没有”;也有来自教学教研管理干部的抱怨,“如果不是学校有硬性规定,并纳入考核,有几个老师愿意参加校本教研”。

回顾自己参教以来的教研历程,除了每学期偶尔一两次外出学习培训外,多数都是参加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走上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岗位后,也还是沿袭原来校本教研的“老一套”——开学后,先是普讲(普听),每位教师主讲一节公开课,同组教师听课,然后说课、评课;接着,各组的骨干教师讲示范课,然后说课、评课;最后,青年教师讲汇报成长课,照例是讲完之后,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这样以“讲、听、说、评”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轮回一次。

应该说,这种轮回的讲、听、说、评课方式抓住了教师业务的根本——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持续的讲公开课、听别人的课,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评论别人课的优劣,这样的校本教研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然而,在现实教育生态中,基于这种模式的校本教研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教师厌倦、干部难推动的尴尬局面。深入分析后,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内容显单调,缺乏新意,让教师的参与热情逐渐降温。课堂教学是教师业务的主阵地,但校本教研只盯着教学这一方面,而罔顾其他,将“讲、听、说、评”进行到底,并且每学期循环往复,这就如“同样的饭菜,天天吃”,就会“倒胃口”,缺乏吸引力。

二是形式化严重,觉得没意思。拿普讲一节课来说,每学期每位老师都轮讲一次,看似每人都过了一关,可实际上,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讲课鲜有作充分准备的,有的几乎和常态课没什么两样,听课教师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味同嚼蜡,可还得硬着头皮听。评课时,还得言不由衷地点出优点、亮点,时间一长,厌倦成为必然。

三是同质化突出,引领力不足。说到底,教师厌倦,甚至抵制的不是校本教研本身,而是认为参加校本教研,时间占用了,形式做到了,精力投入了,可所获无几。究其根源,同一所学校,可能会有极少数业务方面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课会有教师主动去听,他们说评课的独到见解也会对同行有启发意义。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师的业务水平、理念、见识都差不多,谈不上谁能“指导”谁,这样一来,循环往复但又缺乏引领的校本教研自然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鉴于校本教研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方面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当下校本教研因“老调重弹”而面临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焕发校本教研的新时代活力,使其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永动机”。

一是丰富校本教研内容,保持创新态势。要想让教师自觉参加校本教研,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变换校本教研的方式,诸如适当举办专题报告讲座,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改理念,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以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再如案例分析会,通过回放教师的日常教学视频,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诊断与评价,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等。

二是出台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让教师主动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靠自己,但学校的激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当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不强、同伴互助缺乏动力时,学校制定的与职称、评优、晋级、考核等挂钩的校本教研激励机制无疑是有效的推动力。学校的管理层只有多方面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整体推动与发展的良好效果,单凭工作安排与纪律要求的强力执行,效果显然有限。

三是挖掘校本教研资源,强化思想引领。在丰富内容、创新方法的同时,学校应该努力挖掘校本教研资源,通过培养骨干教师、造就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机制,带动更多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县、市级教科研人员建立常态化的教研交流机制,引导教师加入专业学科的教研交流群,这样既可以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也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逐渐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科研型专业人员的转变。



这篇有关于 校本教研不能总是“老调重弹”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