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生活 >

一个敢与命运挑战,敢与上帝搏斗的人,他缔造了音乐王国的神话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1-06 点击:

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
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这句对命运绝不屈服的话,成了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

他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酗酒的男高音歌手,后来当上了俸禄优厚的宫廷乐师。

母亲是一个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母亲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嫁给了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再次结婚,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可谓十分艰辛,丝毫没有享受到孩童该有的无忧无虑、欢欣雀跃的时光。

“残暴”的父亲为了把贝多芬培养成为另一个“莫扎特”,从他四岁起,就把他关在家里,“捆绑”在钢琴面前,让他整日整夜地练琴。

父亲对贝多芬十分严厉,再加上他又是个酒鬼,贝多芬从小就经常遭受父亲的鞭打。

也许正是从小成长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在不得已中也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

贝多芬11岁时,加入了戏院乐队;13岁时当上了大风琴手;17岁失去了挚爱的母亲; 22岁时,法国大革命的战火蔓延到了他的故乡波恩,他不得已离开故乡,住到德意志的音乐首都维也纳。

到维也纳没几年,贝多芬就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耳鸣的症状。

从1796年到1800年,也就是贝多芬26岁到30岁这四年间,他的听力开始不断衰退,耳聋渐渐成为他的酷刑。

要知道贝多芬是一个大器晚成者,他到29岁才拿出了一部像样的作品,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承受着听力下降的痛苦,一边又要克服种种困难,投入到狂热的音乐创作中,以便在音乐领域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这几年难熬的时光里,他避免跟人见面,独自一人守护着这个可怕的秘密,以致外界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

直到1801年,在他31岁的时候,他才把这个绝望的秘密告诉了他亲密的朋友。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贝多芬写给他的朋友的书信中得到确认。

他写道:

两年来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人说我是聋子,倘若我干着其他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中,这是可怕的遭遇,敌人们将怎么说呢?而且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

耳聋对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此他痛苦万分,他日夜期盼有一天奇迹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听力能够得到恢复,能够再次听到美妙的音乐。

噢,神!给我一天真正的欢乐吧,就是一天也好!我没有听到欢乐的深远的声音已经多久!我的上帝,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我再能和它相遇?......永远不?——不?——不,这太残酷了!

这句话是贝多芬耳聋愈发严重之后悲痛欲绝地在遗书写的一段话。

他也有过自杀的想法,但最终艺术和道德挽救了他。

信里是这样写的: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对于一个卓越之人来说,即使面对人生的千难万险,他也依然会百折不挠,这似乎是一条铁律,就像贝多芬坚信的:

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于是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贝多芬在写完那份凄凉的遗书之后,他又顽强地多活了25年。

贝多芬这个人爱憎分明,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他都直言不讳。

他的脾气跟他的交响乐一样张扬激烈,即便在他无比钦佩的歌德面前,他也毫不收敛。

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他就毫不留情地把和歌德同行的一个朋友给骂了,导致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

歌德才华横溢,但他性格文雅,也注重和遵守宫廷礼仪规矩;而贝多芬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他豪放不羁、不受拘束,他过于暴烈的性格,使得他们两个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贝多芬有暴躁的一面,也有平静的一面,平静的这一面主要体现在他与大自然的融合中。

贝多芬在书信里曾经写道: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的爱田野......我爱一株树胜于爱一个人。

贝多芬经常漫步在维也纳的乡间,有时候一走就是一整天,从白天到黑夜,从这头到那头,无论今天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蒙蒙,他都像一个准点赴约的人,要与大自然来一个“亲密接触”才肯罢休。

大自然是贝多芬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对自然的这份挚爱,他创作了《田园交响曲》。

贝多芬的情路也十分坎坷。

他曾经有过一个未婚妻,但是与他门不当户不对,最终这段恋情,因为门第不符而告终,贝多芬还把这段坎坷的恋情写成了《月光奏鸣曲》。

熟悉贝多芬的音乐的人,一定听过《致爱丽丝》这个曲子。据说这是他当年为了追求一个女学生而写的曲子,但这个女学生并不叫爱丽丝,而是叫特雷莎。

还有一些人甚至指出,《致爱丽丝》可能不是贝多芬的作品,因为这个曲子太简单了,完全不像是贝多芬的风格。

贝多芬有过一封情书,是写给一位被称为“永恒的爱人”的女人。这个“永恒的爱人”究竟是谁,仍然是一个留给大众去探究的谜。

贝多芬终生未婚,也没有子女,但他一直视自己的侄子卡尔为亲生儿子,尤其是在贝多芬晚年时,几乎是倾尽所有为侄子铺路。

但可惜,这个侄子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仅不感激伯父为自己付出的一切,还跟伯父处处唱反调。

卡尔还曾经说过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

找出这种可怕的借口变得下流,可见这个侄子对贝多芬是有多大的怨气。

1826年11月,贝多芬去世前四个月,他突然病倒,让侄子出去找医生,结果这个侄子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出去之后就不见影踪,到两天后才想起来,耽误了贝多芬看病的时机。

但贝多芬对侄子的爱仍旧不减,在弥留之际,还把他立为正式的继承人,但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侄子也没有守护在伯父的身边,没有替他合上双眼。

贝多芬最终于1827年3月逝世,享年57岁。

贝多芬的一生既是不幸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人生正如他所创造的《命运交响曲》一般,跌宕起伏、震人心魄。

贝多芬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高傲坚毅,他爱音乐,爱自由,爱真理,他活得真实狂妄。

他被后世称为“乐圣”,称为“交响乐之王”,他在音乐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人们也总免不了要拿他跟巴赫和莫扎特进行比较。

关于他们三个人的成就,我非常喜欢得到西方艺术课主讲人严伯钧老师的一段评论,他是这样说的:

音乐史上没有莫扎特,只是少了一位天才,少了很多乐趣,但古典音乐的发展不会就此停滞;和巴赫相比,虽然是巴赫搭建了古典音乐的框架,但如果没有贝多芬的突破,重组古典音乐,也不会有今天的面貌。

严伯钧老师也从精神上对比了三个人不同的特色:

贝多芬是德意志精神的发源,巴赫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宗教音乐中;莫扎特则是一个“宿命论”者,主要给人以悦耳的感受;贝多芬的音乐则是可以走到人心深处的,音乐是从灵魂上对人进行冲击。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狂热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但是不得不说,听了几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之后,极受震撼,比如《月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听得我是如痴如醉,叹为观止。

可以说,贝多芬几乎把钢琴奏鸣曲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无人能够企及的高度。

贝多芬的音乐里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听起来总是鼓舞人心,令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充满着无尽的生命力。

他把对自身遭遇的愤慨、对自由美好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悲鸣、对与命运抗争的勇气都融入到了音乐里。

他的大半生都在承载着磨难,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勇敢,在令人心如死灰的苦难中,活出了最具创造力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可以因为毅力、思想而成就伟大,有的人也可以因为灾患、心灵而成就伟大。

如果有一天,当不幸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觉得难以承受,我们想要怨天怨地怨周围的一切时,我们不妨打开窗子,呼吸一下这位英雄的气息;

或者我们可以把头枕在这位英雄的膝盖上好好休息一下,又或者我们可以在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好好地聆听他的音乐;

从他的音乐中,我们或许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里涌现出来的精神之光,这光能够照耀处于黑暗中的我们,能够给予我们抗击命运的力量,能够清晰而坚定地告诉我们——在苦难面前,我们并不是孤身一人!



这篇有关于 一个敢与命运挑战,敢与上帝搏斗的人,他缔造了音乐王国的神话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