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 >

改变命运,靠的不仅仅是一块屏幕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2-16 点击:

在教育公平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文/孟晓慧 专栏作者

这两天教育圈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刷屏,一时间直播教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有很多人看得热血沸腾,似乎看到了解决教育公平强有力的武器,网易CEO丁磊更是发朋友圈称,网易将拿出1亿元人民币,用来支持更多学校实现网课直播。

“16年来,7.2万名乡村学生,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无疑这样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确实在直播等技术的助推下,边远地区的学生借助互联网直播等技术逐渐接触到一些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打破了一些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的现象,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教育公平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请不要神化这块屏

面对那些被《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这篇文章带动,由此想要在教育直播上大干一场,快速推广的朋友们,教育希望你们能够冷静下,好好思考下以下几点问题:

1、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的有200多所学校,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但文章里提到只有其中的一个学校禄劝一中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数据并不能说明,其他学校和禄劝一中一样,由于直播课的出现,获得了升学率的大幅度提升。

还有一点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学生成绩的提升,最终进入知名大学,这件事背后不仅仅是有一块屏幕就够了,这背后还有着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多方面的付出和努力,命运这件事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改变。

2、据知情人士透露,曾经也有机构将北师大附中等一些名校的课程利用双师模式带到贫困山区,但是当地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也不愿意用,基本推了两三个县就进行不下去了,这件事最终无疾而终。

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提到,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学校学习节奏和习惯完全不同,如果强行拉在一起,未必是一件好事,有可能会因为跟不上节奏,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打击和伤害。当然文章里也提到了对学生心理的“重建”,但是否每个孩子都能重建成功,我们不得而知。

3、“此举引入一些学校时,遇到过老师撕书抗议。有些老师自感被瞧不起,于是消极应对,上课很久才晃进来,甚至整周请假,让学生自己看屏幕。”

不知道文章中的这段描述是否有人关注,直播课里是学识更为渊博、见识广泛、谈吐不凡的城里老师,这样的老师与当地乡村老师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可想而知,城里老师肯定更受学生喜欢,学生也会不自觉对自己看到的线下老师的水平等产生怀疑。

这时,当地老师自然会产生很多不好的情绪,而且他们原本的日常教学也被完全打乱,他们大多不知道有了直播课以后,自己的定位和角色是什么,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当地老师的自信心,让他们失去了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由此很可能会加剧乡村老师流动性,让本就缺乏师资的乡村学校更加不稳定。

国立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学校的关键在于教师,不在硬件。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优化的根本是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切应用新技术的教育产品都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

当且仅当某些条件满足时,

道远不如人。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技术让教育公平变得更显性

技术不是万能的,仅靠“这块屏幕”我们无法实现所想要的教育公平,但没有了“这块屏幕”也是不行的,就像那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样,“这块屏幕”就像往井下打了的光,丢下的绳子,让井里的人有了看到了天空的机会,爬出井的机会。

当然不仅仅是“这块屏幕”背后所代表的直播技术,还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等技术,它们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教育公平不再仅仅依靠政策扶持缓慢靠近,而是以一种较为快速的方式在各个边远的乡村渗透着。

对于教育公平这件事,自2013年以来,教育公平已连续5年被政府工作报告划了重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从“能上学”转变到“上好学”,国家政策层面对“教育公平”也愈发重视。

由于互联网的共享性,优质资源覆盖面得以扩大。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到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等内容。国务院还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也表明要壮大在线教育,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

包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国家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的报告提到,“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各项指标普遍实现翻倍增长,比如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跃升到92%、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提升到85%,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7100万个;国内有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多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接受了信息化专项培训。

俞敏洪也曾明确提出,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对于知识传播和模式改变,有着重大影响。

可以说,技术加速了教育公平的到来,给更多乡村孩子带来一点光和亮。

双师课堂直播课堂中,需正确引导当地老师

在乡村学校引入了直播课堂后,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来说也就是有了两个老师,这两个老师如何配合,如何协调也就是双师课堂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实施这套教学模式时,相关机构需要给当地老师进行提前的培训和辅导,让当地老师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工作内容的转变,给他们建立起新的奋斗目标,提供新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双师课堂中,直播课里的老师主要工作是讲授知识,当地线下老师的工作则需要转变为监管学生学习,认真批改作业、给学生进行答疑,关注学生心态,及时疏导学生情绪等等。总的来讲是,让直播课里的老师主要充当“教”的角色,当地老师则主要负责“育”的工作,让当地老师理解“教”和“育”同等重要,一样不可或缺。

不过上述的情况可能还相对理想,双师课堂在国内也有好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好未来和新东方两大巨头的带领下,双师课堂深受各大机构的青睐。但至今双师课堂仍存在这样的痛点,没有老师会愿意一直当只是批改作业、答疑的辅导老师,也不存在一名优秀的辅导老师愿意一直当辅导老师,因此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思考。

关于教育公平的这件事,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智库也在持续关注技术赋能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课题,并计划2019年1月发布一份关于在线教育产品进入二三四线城市公立中小学校的市场研究报告。

双师课堂、人机互动的学习课件、学习APP,市场上有多种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产品,这些产品如何能进入二三四线城市的公立中小学?如何能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用起来,从而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空间界限?怎样的教育产品更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智库将在后续报告中为您详细解读,敬请期待。

注:王歆辛、高明珠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这篇有关于 改变命运,靠的不仅仅是一块屏幕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