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被借给日本展览的《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 意外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1-18 点击:

你好,我是意公子。

相信很多真爱都知道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外借到日本展的消息。

网友知道后都非常激动,人民日报也发文评论:

▲ 人民日报微信截图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非常痛心,因为这件文物实在是太太太太珍贵了

珍贵在哪里呢?

首先,

我们都知道,“天下三大行书”中位列第一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不过这个作品现在已经失传。

有说藏在唐太宗墓里的,也有说他儿子李治太喜欢于是顺到自己墓里(乾陵)去的,总之现在是看不见真迹了。

所以,“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就变成我们目前能看到的第一了!

第二,它记载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它见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栋梁为报国家被侵略之仇,以命相搏的历史。

当时,颜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结果次年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

敌军劝降,颜杲卿不从,敌军便当着颜杲卿的面把他的儿子颜季明的头砍下来。

颜杲卿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断头,依然坚守着忠诚,破口大骂,誓死不降。

敌军没办法,只能把颜杲卿的舌头割下来,这就是后代文天祥正气歌里所说到的“为颜常山舌”典故的由来。

一年以后,颜真卿反攻,收复常山,在废墟之中发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颅。面对着他的头颅,颜真卿悲痛地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

一篇草稿,从此在中国书法史上奠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之前我在视频里跟大家聊过这幅珍贵的作品。

书法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技法,而是感情。

这幅作品中就饱含了颜真卿最真实和悲痛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比如你看这一处涂抹:

为什么将“从父”两个字涂掉,改成“第十三叔”?

要知道,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话,才是我们的真话,后面涂改的部分,是我们想要更庄重的修饰。你可以看到颜真卿脱口而出的话是“从父”。

可见,他非常疼爱他的这个侄子,虽然在古代,“从父”就是“叔叔”的意思,但是从字面上,从父的感觉比叔叔要亲近得多。

在颜真卿眼里,这个侄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他在后面也讲到,在他们下一辈中,最有才华人品最好的就是颜季明,他特别心疼这个侄子。

比如你看这触目惊心的一捺: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我们看到了整篇文稿中用笔最重的两个字“尓父”,尤其是“父”,最后一捺触目惊心

我们可以感受到颜真卿与颜杲卿的兄弟情深,大概写到这里,想到他的哥哥,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当时我还说,如果你听到这幅作品展出了,一定要去看。

因为这辈子,你很可能只邂逅它这一次。

但是没想到,它终于展出了,却是在异国他乡的日本……

《祭侄文稿》对于我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幅珍贵的书法作品。

它短短的234个字中,浓缩的是颜真卿面对亲人逝去时的满腔血泪,面对国家动荡时的深深忧虑,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顽强不屈的脊梁。

最后附上之前讲《祭侄文稿》的视频,记得准备好纸巾再看: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纸寿千年绢五百”,唐朝纸本的《祭侄文稿》现在已经1261岁了,比宋朝的《千里江山图》时间还长,每一次展出对于它来说都是一次损伤。

这种国宝级别的文物,平时都很少展出,上次展出还是在2008年。时隔十一年,我们自己人都还没来得及看的国宝,再次展出居然跑到了日本!

<END>



这篇有关于 被借给日本展览的《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 意外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